关灯
护眼
字体:

87|不要脸没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银色的月光映着那个身影,越走越远,轻巧的脚步声似乎一点也听不到。

    嘉懋站在那里呆呆的望着相宜的背影,脸上升起一种敬佩的神色。他从来没有想到相宜会有这么坚强的决心,在他的心目里,相宜依旧是那个楚楚可怜需要人保护的弱女子。就五年时光不见,她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,她就如那株高高的木棉花,高傲的站在那里,满身鲜艳的花朵,洒落遍地芬芳。

    她成长了,长成了一个他不认识的相宜,可他依旧还是喜欢她。

    无论她成了什么模样,他的一颗心依旧还是不可遏制的被她吸引,思念就如那到处延展的藤蔓,慢慢的将他包围住,一缕相思,如何挣都没法挣脱。

    “相宜,你等着,我自然会让你看到一个全新的我。”嘉懋喃喃自语,捏紧了拳头,在这样的相宜面前,他自惭形秽——他有什么?他不过是仗着江陵容家的名声罢了,他不过是投机取巧,仗着多活了一辈子,多念了十多年的书,知道那些考题,背过那些时疏。现在他与相宜还有很远的差距,他要奋起,要做出让人真正称赞的事情来,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匹配得她上的铮铮男儿。

    嘉懋快步朝自己院子里走了去,步履轻快,这白衣少年想通了他许久没有想通的事情,此时正是兴高采烈的时候。

    玉簪花洁白芬芳,院墙那边数棵大树不住摇曳,落在地上的黑影里,忽忽的显出一个人的身形来。若是抬头,便能见着那粗壮的树干上攀着一个人影,穿着深蓝色的衣裳,贴在树干上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那是尕拉尔。

    最近这些日子,他都习惯于夜间在园中漫步,只因他心中焦虑,到了晚上总不能平静。

    自从杨老太爷跟他说过回北狄这件事情,尕拉尔就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。

    他何尝不想回北狄,替母亲报仇,夺回他所想要的东西?可他却有些舍不得离开大周。在这异乡快六年了,他对这片土地已经有了感情,准确的说,是他喜欢上了身边的这群人。

    他若是回了北狄,肯定便不能再见到熟悉的人,也不能再见到他心目中所喜欢的那个人。他多么希望杨老太爷不曾与他说过那番话,这样他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呆在她的身边,可那么重要的事情如何能当做没有发生过?尕拉尔摸了摸眼睛,从树上飘然而下。

    今晚他本是在这树林里散步,见到嘉懋那白色的衣裳,赶紧飞身上树——他不愿与嘉懋多做交流,每次见着嘉懋,心中便有些意气难平。

    相宜喜欢的人是嘉懋,尕拉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终于意识到了这个事实。

    心里头有些酸溜溜的不是滋味,可他却不得不正视摆在面前的一切。只有见到嘉懋的时候,相宜才会有那样的神色——尽管她努力在装出平静的表情,可尕拉尔却知道得很清楚,那不是她真心的流露,她已经将那份心意,埋藏在心底深处,只有偶尔的刹那,才会有一缕似清风般的芬芳从心底流泻而出。

    他嫉妒嘉懋,恨每次见着嘉懋,都有恨不能跳出来与嘉懋好好的打上一架的感觉。只是他不能这样做,感情是两厢情愿的事情,他又怎么能强求?

    今晚听了嘉懋与相宜的对话,他忽然觉得似乎明白了不少东西,心中渐渐清明。

    感情是一回事,如何好好的活下去又是一回事。

    诚然相宜喜欢嘉懋,可她更向往一种自立自强的生活,不仰仗心目里的爱人,全凭自己,也要活得有声有色,脚下一片通天大道。

    尕拉尔重重的捶了一下身边的大树,对着天空一轮明月,暗暗发誓,他日自己必然要回到故乡,将自己狠心的兄长赶出北狄,为母亲报仇雪恨,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!无论如何,自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,要去开创自己的一份天地。

    月华如水照着杨府的花园,夏虫的私语悄悄的低落,园中除了微风摇着树叶沙沙作响,再也没了别的声音。寂静如斯,月亮照着洁白的玉簪,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,但路边的花花草草,都能说明,这里曾经有人来人往。

    还有,一段缠绵的感情在这样的夜色里倾诉。

    第二日嘉懋一早就出门,赶着卯时那个点儿出去,杨老夫人只觉奇怪:“嘉懋今日怎么去得这般早,才是卯时初刻就用了早膳出门了?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在一旁嗤嗤的笑:“该是赶着卯正时分去应卯呢。”

    杨老夫人摇了摇头,连声道:“嘉懋才十五岁哪,正是长身子的时候,该多歇息一阵子,哪里就能去这么早?”

    杨三奶奶与杨二奶奶相互看了一眼,两人嘴角都浮现出了笑容,婆婆越是年纪大便越是疼爱孙辈,嘉懋十五了,怎么着也不是小孩子了,明年十六都该要开始注意议亲的事情了呢,可婆婆却还在拿他当小孩子看,让他多睡一阵子才起——嘉懋前边几个月只怕是翰林院里应卯次数最少的,奈何他是皇上钦点的新科状元,容妃娘娘的侄孙,年岁又小,翰林院里的人也不敢说多话,迟来些时辰便迟来,没人计较。

    翰林院是个清闲衙门,翰林编修大部分的事儿便是坐下来讨论各种典籍,修文修书,嘉懋在里边是晚辈,只有听着那些老者说话的份儿。他还在平章政事府挂了一个闲职,许兆宁本来只是帮他安排着做个进身的梯子,也没想他能在里边做多少事。嘉懋少年得志,见皇上这般恩宠,春风得意,做事不免有些心浮气躁,只想多回府去陪陪相宜,常常找借口溜了出来,有时一日里只在两府呆两个时辰,轻松得很。

    昨晚与相宜交谈一番,嘉懋蓦然发现自己大错特错,考个状元又算得了什么?还没强大到能保护相宜的地步,自己便放松下来,沾沾自喜不成?嘉懋回去以后反省了大半夜,决心从今日做起,开始要真正能做出一番成就出来。

    杨二奶奶与杨三奶奶自然是不知道嘉懋的想法,两人只是劝着杨老夫人:“嘉懋既然自己能起得来,那便没事,眼见着他便要满十六了,有些府里头议亲早,十六岁的少爷就已经做爹了呢。”

    杨老夫人呵呵一笑,端起茶来喝了一口:“那些人家都是没见识,十六岁做爹实在太早了些,怎么着也该推迟些,自己还是个孩子,如何去抚养孩子?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只是叹气,捏着帕子揉来揉去:“母亲,十六岁也不算晚哪,宝柱今年已经十六了,可那婚事八字还没一撇呢。”

    “着急什么。”杨老夫人瞅了杨二奶奶一眼:“才十六岁,不着急,咱们先慢慢的访着去,到十七岁上头再说这事儿。”

    宝柱十四岁便被杨老太爷打发去了西北玉泉关,现在已经在西北呆了两年,杨二奶奶心中牵挂儿子,总想着让宝柱快些回京城才好。偏偏宝柱却喜欢边关得紧,每次写信回来都是兴高采烈说着军营里的事情。

    到玉泉关才一年,宝柱便被提了副将,虽然是镇西大将军瞧着杨老太爷与杨老夫人的面子,可毕竟也是宝柱自己做得出色才得了这提拔,放在玉泉关混军功的,京中子弟差不多也有十余人,宝柱年纪最小,可却是被提拔得最早的,这让宝柱十分兴奋,越发喜欢呆在西北了,只觉得回京城实在乏味,每日关在府里不知道要做什么。

    第二年上,宝柱带着一小队人击退了前来扰民的北狄人,镇西大将军将这事特地写了个奏折呈报皇上,皇上大笔一挥,赐了宝柱一个上骑都尉,正四品,加授明威将军的散阶,消息传回京城,杨老太爷眉开眼笑,击掌称赞:“宝柱有我当年之风!”

    杨老夫人见宝柱在西北混得好,劝着杨二奶奶别老是想儿子:“宝柱在边关做得甚好,他自己也愿意在西北呆着,你又何必一定要他回来?你若是想念儿子得紧,我便让管事收拾收拾,你带着丫鬟婆子去玉泉关那边瞧瞧宝柱,或者干脆在玉泉关里买个宅子,到那里住个一年半载的也行。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听着杨老夫人这般话,生怕是婆婆嫌弃自己不想打理府中内务,赶忙摇头道:“府里这么多事,媳妇如何能丢得开手?还是等宝柱回府探亲罢。”

    口里说得轻松,心中却是挂念,给宝柱写信过去,便一再催促今年过年务必请假回来探亲,总得送回来给自己瞧瞧,看看究竟是胖了还是瘦了。杨二奶奶除了牵挂宝柱的身子,更是牵挂他的亲事,今年宝柱十六,明年可就十七了,再不议亲,到了十*岁上头,好人家的姑娘都会觉得年纪稍微大了些,不般配吶。

    “老二媳妇,你只管放心,我自然会给宝柱留心。”杨老夫人见着杨二奶奶愁眉不展的样子,笑着安慰她:“你瞧瞧老大家里的儿子闺女,谁的亲事不是合意的?我还会乱点鸳鸯谱不成?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低眉应了一声:“全靠母亲费心了。”

    第二百零七章意绵绵中秋夜话

    八月桂花香,月到中秋分外明。

    杨府中秋夜宴,最先上来的是一大盘子清蒸螃蟹。

    俗话说“九母十公”,这九月吃母蟹,蟹黄多,十月吃公蟹,蟹膏厚。这八月能吃上螃蟹的人家,多半是有些家底的,而能吃上团团如碗盏大小的螃蟹,那可更是富贵人家。

    杨府夜宴里的螃蟹差不多都有碗盏大小,蒸熟了端上来,背壳通红,一对大螯被扎得紧紧贴在壳子旁边,没有了原来的张牙舞爪模样。这螃蟹放到外头去卖,只怕至少要二两银子一只,可这杨府的螃蟹却是花银子都买不着的。

    每年到了中秋,宫里都会赐下螃蟹来,皇上吃的是什么螃蟹,杨府夜宴的桌子上头就会摆着什么螃蟹。虽然其余的公主府里也会象征性的赐上一篓螃蟹,可却远远不及杨府的螃蟹个头大,蟹黄多,京城里的人个个都眼红,但也只能叹气:“谁让杨老太爷与皇上是八拜之交,杨老夫人又是先皇认下的义女,这份荣华富贵,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”

    杨府的夜宴没有设在花厅,却选着在湖畔,一轮皓月当空,湖里倒映着玉盘一般的月亮,有小厮捡了一块石头扔到湖里,将明镜一般的水面打破,涟漪一圈圈的散开,月亮也揉碎成万点金黄,滟滟随波,亮闪闪的晃着人的眼。

    湖畔那边搭了个戏台,请了一家戏班子过来唱戏,与一般的老夫人不同,杨老夫人不喜欢听热闹的,只是点了几个清婉的折子戏,将戏折子递给那个班主,笑着道:“吵吵闹闹的听了耳朵痛,就听几句清丽的便好。”

    宝清正在拿着蟹八件对付着螃蟹,那个螃蟹已经被她用蟹盆盛着了,现儿一只手拿了蟹腿,一只手拿了蟹针在钩那鲜嫩细白的肉。听着杨老夫人说点《游园惊梦》这出戏,不由得好奇:“祖母,我上回跟着你去了那宁王府的游宴,不也听了这曲子?那时候我听着旁边有位夫人说这曲子乃是淫词烂曲,不堪入耳,那为何还有这么多人爱听?”

    “什么淫词烂曲呢,她去写写看,能写出这么好的曲子来?”杨老夫人嗤嗤一笑:“只不过这曲目说的是少女思春罢了。”

    杨二奶奶与杨三奶奶听了这话,脸色略略一变,婆婆什么都好,就是有时候说话太不顾及场合,“思春”这两个字,如何能在这大庭广众下说出口来的?这一桌子姑娘除了宝琴已经订亲,其余的都还未议亲呢。

    两人愁眉苦脸互相看了看,杨二奶奶呵斥了宝清一声:“你吃螃蟹便吃螃蟹,怎么问到这事儿上边来了?”

    宝清朝杨二奶奶嘻嘻一笑:“母亲,清儿听着那曲子怪好听的,可偏偏他们都说是淫词烂曲,清儿觉得不解才来问祖母,祖母什么都知道,她说好便是好,她说不好便是不好。”

    杨老夫人笑眯眯的点头:“究竟清丫头是个聪明的,这思春有什么不能说的?人长大了到了这个年纪,无论男女,自然便有中意的人,无可厚非。”她转头看了看坐在那边一桌的杨老太爷,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之恒,你说说看,我的话是不是有理儿?”

    杨老太爷正与嘉懋尕拉尔等少年郎坐在一处,手里拿着螃蟹吃得津津有味,听着杨老夫人问他,转过脸来连连点头:“香盈,你说的话都有理。”

    “你听清楚我们在说什么了没有?”杨老夫人的语气里有些嗔怪,仿佛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般:“都不听我说了什么就点头,若我是无理呢?”

    相宜羡慕的望着杨老夫人与杨老太爷,这辈子若是能得到这样一个知心知意的人长伴左右,那也是死而无憾了。她抓起一只蟹腿,在酱料碗中蘸了蘸,开始拿蟹针去挑肉,才低下头,就感觉到有人*辣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肯定是嘉懋,都不用抬头便知道是他,相宜哂然一笑,若无其事的拿着蟹针挑肉,就听那边杨老太爷声音宏亮:“香盈,你这辈子哪里说过无理的话?我方才真听到你说的话了,少年男女,谁个不会喜欢上一个人的?就像当年,我替你拦住马车的时候,见着你那镇定从容的模样,心里就有了爱慕之心。”

    宝清与宝琳都惊呼出声,旁边桌子上杨家几个少爷也连声追问:“祖父,是真的吗?”

    这局面可是有些乱,杨二爷杨三爷赶紧喝止住自己的儿子,杨二奶奶喊住宝清,杨三奶奶拉了拉宝琳的手:“大呼小叫的,没一点女儿家该有的样子,你瞧瞧相宜,坐得安安稳稳,哪有你这般半点沉不住气。”

    这话头忽然就转到了自己身上来,相宜吃了一惊,一只蟹腿掉到了碗里,溅起几滴酱汁,杨老夫人见着她忽然便慌慌张张,哈哈一笑:“相宜你也是面薄,听着说到你,就慌张成这样。”她侧目看了看嘉懋,见他神色殷殷的在那边看着,心中有几分明了,这两人定然是对上眼了,只是别扭着不说出来,等着夜宴以后自己可得好好问问嘉懋才是。

    “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……”戏台子那边传来尖细的歌声,袅袅的往空中去了,一缕清音,巍巍颤颤,散开在那金波滟滟的湖面上,将那少女的惆怅演绎得淋漓尽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